今天是: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关于筹建信息学院“三能”创新实践团队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9-1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何谓“三能”?

答:能安心、能致用、能创造。

能安心:做科研并非易事,在有影响力的国际(家)级竞赛中获得突出的成绩也非易事。浮躁与急功近利是做事的第一大戒,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吃的了辛苦,hold住毅力,才能安心做事,才能做成大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能致用:“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是我校的校训,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实务。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战国时期的赵括虽饱读兵书,但因不能学以致用最终以在长平之战中损兵折将四十万成为千古反面素材。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

能创造:一味地仿造他人的技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只会萧规曹随,不具备较强创造力的人,其工作岗位也是不保险的。能创造是你成为工作岗位不可替代的人的先决条件,否则你就会沦为可被肆意支配的人。对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创造性成果,想获得大奖岂不是痴人说梦。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

二、为何是“三”不是其它数字?

答: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中国古文化中,三可代表多的意思。诚然,我们也希望队员们能吃苦、能奉献、能爱国、能主动,等等。这些“能”和上述提出的“三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你不能吃苦的话,谈何能安心呢?!又因为“三”有“多”的意思,因此我们把团队的名称取之为“三能”。

三、本团队隶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答:本团队隶属于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管理,同时接受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该系的教师,包括苏秉华院长、张凯责任教授、谢珺堂责任教授、杜永泰教授、鄢永明主任、薛竣文博士、裴雪丹博士等等,均是本团队的指导教师。

四、本团对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学生获得创新实践学分拓宽渠道,为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搭建平台,为学生能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突出的成绩保驾护航。

五、本团队培养定位是什么?

答:学科竞赛的指导基地,创新实践的训练平台。

六、本团队的管理模式是什么?

答:采用“教师导引+学生自治”的管理模式。本团队由导师团和学生团共同组成。具体来说是,教师指引学生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学生通过自治的方式实行学生团内部的全面管理。

七、关联的学科竞赛和课题有哪些?

答:考虑到我校已经有不少学生科技团队,它们各有主攻强项,因此,本团队的主要(但不仅限于)关联学科竞赛如下:

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è 全国大学生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创新设计大赛

è “TI杯”关爱健康医疗电子创意创新设计大赛

è 全国NI虚拟仪器大赛

è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è 中国大学生LED照明设计大赛

è 中国国家照明灯具设计大赛,等等。

关联的课题项目如下:

è 德州仪器创新基金项目

è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科研发展基金项目,等等。

八、本团队的筹建办法是什么?

答:自即日起招募学生负责人3~5名,截止时间:2013年9月30日。

招募学生负责人的对象:优先考虑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但队员的年级和专业不限。不能被遴选为学生负责人的会被接纳为队员。时机成熟之际会召开成立大会选举正式的学生自治管理领导团队。学生可以通过自荐或推荐的办法把个人申请书提交到明德楼MC303。经电子工程系的老师们审议后,再公布遴选的学生负责人的名单。

信息学院“三能”创新实践团队筹建委员会

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申请书

姓名

年级

班级

学号

手机长号

手机短号

QQ号

微信号

审核意见

备注

如实填写申请书,打印后及时提交给黄振永老师,MC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