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我爱我的祖国”活动方案的统一安排,我昨天在学校的网站上观看了红色电影《铁人》,看完后感慨万千。
随着一段尘封的记忆打开,仿佛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火车载着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到了大庆。王进喜用血肉之躯和刚毅的意志,开钻出大庆第一口油田。晴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他们经受三自然灾害的考验,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庆油田的英雄气概,在今天,也绝不逊色。
开始的黑白影像表现上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为国争光、气吞山河的壮举,石雕般地凸显那种极端简陋不堪的恶劣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无疑比用彩色胶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与黑白的“过去完成时”相对应,以刘思成为代表的新一代石油工人的现实生活,导演采用了柔和、亲切的彩色胶片,这不仅仅是为了“新旧”对比,还具有一种增进现实亲和力的意味。
“你们都听我一句!饿得腿软胳臂软没关系,心软了可不行。心一软,多结实的老爷们也撑不住……”昏暗简陋的工棚,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一天五两的粮食定量,铁骨铮铮的话语。电影《铁人》用这样的镜头,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时代。银幕上的王进喜被还原成一个出大力、流大汗、普普通通的基层“师傅”。他说糙话,急了打人,脚砸伤了会疼,肚子饿了也会腿软胳膊软。但是,在种种困难面前,他的“心不软”——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在油井面临垮塌之际,他大喊一声:“井塌了我跟它一块塌下去,我宰了阎王爷再背着井架爬回来!”正是在困难面前这一系列言行,让我们触摸到一股豪情,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子,一种心怀大局、报效祖国、不为艰难困苦所压倒的精神。王进喜被称作铁人,其实,铁不铁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没有那种无坚不摧的顽强精神。
在《铁人》这部影片与之形成对比的形象就是刘文瑞,在铁人王进喜的众多徒弟里刘文瑞无疑是一个有瑕疵的人物。与铁人那种激情澎湃、国家为重、事业当先的精神面貌相反,刘文瑞忧郁、萎靡、懦弱。这个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人,曾经是铁人最器重、最疼爱、寄予希望最大的徒弟。然而,1960年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每天五两粮食的定量,突破了刘文瑞心理和生理的承受极限。他偷偷地爬上了返回原籍的铁罐车,逃离了这个本可以让他大有作为的岗位和集体。应该说,刘文瑞不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丧失应有的价值判断。当他被师兄郑万堂从铁罐车里揪出来时,面对师傅和师兄愤怒的目光,他热泪双流哽咽地说:“师傅,我熬不住了……”我们看得出,他满脸愧疚,他没有为自己辩解,却有一句真诚的告白。我们只能说,他不是一个英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
对“背叛”了自己的徒弟,铁人并没有“大义灭亲”、“一刀两断”的极端之举,他嘴里吼着:“熬不住了就给我滚!”手里却把当时十分稀缺珍贵的3个馒头和一袋炒面塞进了刘文瑞的怀里。看到这里,在铮铮铁骨下,铁人有着一颗多么滚烫的心和一个多么宽广的胸怀。对这样一个让他伤透心的徒弟,铁人表现出的是心痛、失望、恨铁不成钢,却不是嫌弃或憎恶。这让我们感受到,铁人精神其实就是一种最完美的人性,它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它把对祖国对事业的爱完全具象化,化作爱钻塔、爱秦腔、爱郑万堂,也爱曾经的徒弟、后来的“逃兵”刘文瑞……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在共和国的创业史上,正是王进喜同志和他的铁人精神,为中国工人阶级树立了一面旗帜,引导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者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和振兴而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王进喜是共产党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英,铁人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结晶和生动体现。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始终以铁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作为激励自己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王进喜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知难而上,迎难而进,积极应对挑战,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